首页·风水国学

中华5000年的节日文化令人赏心悦目的奇范

2019-09-09        已有人已阅读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节日文化体系。历史的沉淀、悠久的传统、多样的活动、丰富的内涵,给人快乐、送人喜庆、祝愿吉祥、催人上进,这就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特征和真谛!其中,清明节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节日。

中华文明天下最节日文化放奇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多么朴实无华而又哲理深邃的句呀!只有拥有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的民族,才能总结出如此精辟的语言!只有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对历史有深刻认识的民族,才能对人生之路,总结出如此简单透彻的人生哲理!

这就是生活在中国—一块古老而广博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国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举世罕见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节日文化,则是这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多姿多彩,令人赏心悦目的奇范!

所谓“节日”是按照一定的历法或季节顺序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或季节举行的庆典或专门的仪式。它是被用于庆祝、纪念、重演、预演某些重大事件—农业的、宗教的或社会文化的,它赋予个人及其所属宗教、政治或社会集团以凝聚力与存在的意义。

而“节日文化”,则不仅包括了节日的庆典和仪式,也包括着所有因为节日而决定的一切生产和生活,以至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定内容。我国的节日文化,大体可以分作三大类:古代的节日文化;汉民族的节日文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经过各族人民几千年的共同奋斗、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而形成的。在没漫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古老文化。

因此,许多传统的节日,也为中国各个民族所共有。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其节日活动内容有自己各自的特点。然而,如果对少数民族的节日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汉族的节日基本相似,或者大都具有共同的尼源。

“千差万别而又大同小异”,这不仅是汉民族节日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的特征,也是汉民族内部节日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节日文化,是人们依据长期生活习俗的需要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它也必然随着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社会习俗和思想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特色。正如古语所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民问谚语节日文化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亲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意思是说由:自然条件促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社会环境酿成的习尚叫做“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汉民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结晶。

这就决定了,即使是在今天,无论是汉民族的节日文化,还是少数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共同特征历史性:

中华民族现存的节日,大都有一个世代相袭发展演变的历程。节日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样古老。节日文化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展示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甚至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对本民族来说,节日文化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其它民族来说,则具有新奇的观光感和迷人的魅力。199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旅居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华侨、留学生,借助无线电波在中央电视台向祖国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此时此刻,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炎黄子孙,都一定在包佼子,过春节,尽管他们或许距离祖国很远很远,或许离开祖国的时间已经很长很长……

可是“年三十”,这个“倍思亲”的日子,无论如何都会使他们想起祖国,想起家乡,想起亲全民性:节日文化的全民性,是节日的基本特征,也是构成节日的基本因素。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汉民族,还是中国少数民族,节日都具有集体化、全民化的特点。没有一个民族的节日,是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所专有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最后形成的漫长历史阶段。大约在秦汉时代,今天仍然保留的节日,如除夕、元旦、人日、元宵、上已、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已经基本形成。古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关于当时节庆活动的热闹场面的记载,其全民化的特点一览无余下面是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关于都城过中秋节的盛况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1络门前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口人争饮。至午未问,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楼榅勃、梨、枣、粟、日孛葡、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文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遙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文中的“争饮”、“争占”“鼎沸”、“骈阗”等字眼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宋代中秋佳节的热闹景象。清代的潘荣升,在其所写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则描写了北京除夕的壮观景象:中“除夕之夜,夜子之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竟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趋朝,贺元旦也。闻爆竹声如击浪轰天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士民之首家,新衣冠、肃珮带、祀神祀祖。出门迎喜,具阑贺节。……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而与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可见清代的北京除夕,上至朝内百官,下至寻常百姓,无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节日文化的形成,固然有其复杂多样的因素,天文历法则是节日形成的前提条件。而决定节日文化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则是人们的生产劳动。其中,尤其是农业生产更居重要地位。节日都有固定的日期,每个节日又有一定的时间,这就必然要与天文历法产生密切的关系。我国大约在秦汉时期,天文学有了重大的发展。当时流行的天文学说有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西汉时的《太阳历》确定每年的岁首,这是当时节日固定化的重要前提,从那以后的两千余年,也没有大的变化随着,人们认识到了一年有365天,每年从开始至结束,都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年复一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此同时,在生产活动中,无论是农耕还是畜牧业,也都有强烈的季节性。有农忙、农闲之分。既有固定的生产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又有丰收的期盼和喜悦。其留于是,天文历法的周期性和生产劳动的季节性,都对中国节日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中华民族的所有节日,无不体现出了季节和生产的间隔性。而那些特别重大而又隆重的节日,都被安排在农闲季节。汉族有“两月一大节,每月一小节”的说法,即:每年的一、三、五、七、八、九、十二等月均有重大节日。而这些节日的时间,也恰好是生立上的相对空闲时间。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传说。有的甚至是一个节日拥有几种不同的传说故事。关于节日的传说,其中有些源于远古时期,带有许多远古生活的遗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有些则是人们后来的附会。这些都是不同时代的人对节日的追忆和解释。

由于人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古已远,自然会解释纷纭,牵强附会,当然不可全信。而同一个节日,在有几个传说故事的情况中,也有一个竞争过程。最后,有的淘汰了,有的地位上升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来说,其传说故事的鲜明持征之一是把民族性格附于节日传说的筛选之中,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往是为了纪念一位在历史上的忠义之士。有些尽管明显的是牵强附会,但人们宁愿信其有,而不信其无。显然,这种做法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正义感和不忘先哲义士的优良传统。出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含怨而死的屈原的端午节;纪念重义轻利的介子推的清明节等等。

 

每个节日除去有固定的饮食习惯外,还有着固定的娱乐活动。例如: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又称汤圆),同时举办灯会和卿龙;端午节吃棕子,同时举办龙舟竞渡和斗草活动;除夕午夜吃饺子,娱乐活动则有放爆竹、掷骰子、小谣儿、藏钩等。

上一篇:风水形势的意义以及现代建筑的风水形势的利用

下一篇:曲水浮卵上巳日踏青走在清明时:三月三上巳节

扫描关注安息网微信

  • 获取更新动态
  • 最新优惠信息
咨询热线

7x24小时热线

电话咨询:183 283 29737

客服微信: kandishi